『香港』這本書裡有介紹在「鵝頸橋」下有著”打小人”這個儀式。

去香港前,阿肥Q問我:『你要不要去打小人?』「打小人?打什麼小人?」什麼打小人?
『在香港有個地方可以去打小人喔!』肥Q認真的開始解釋著…,就是拿一張紙寫上妳討厭的那個人的名字,然後在橋下會有拜神婆幫妳用鞋子打那個小人,一直打…一直打…,再拿去碰碰觀音的肚子、還有碰碰紙老虎的嘴巴,讓他/她(小人)不會再亂說話…

「嗯!?可是這樣的感覺很奇怪耶…好像在咒誰不好…-_ -」「而且…我沒有那麼那麼討厭的人咩>”< 」雖然很好奇可是心理還是有些不安,怎麼覺得這麼做會比小人還要快下地獄-_ -

因為我真的很ㄙㄨˊ ㄌㄚˋ,所以這件事情一定要推給沒有事前做功課的妹妹…(所以說,出去玩耍一定要做一點事前的功課阿!)

阿婆說一個人收港幣40,當妹妹坐下時,儀式就開始了。

其實是這樣的,這個中午我們離開民宿後特地繞道『午炮』去參觀,午炮位於維多利亞港邊,於每天於中午12時響炮後開放30分鐘,那是沿自於很久的習慣喔。據說於1981年怡和洋行購得銅鑼灣岸邊土地,興建貨倉並設貨運碼頭,為對付海盜便設立一座炮台。而每當該公司的船隻出入碼頭,都會鳴放禮炮以示禮意。某日,怡和洋行總經從英國回到香港,員工便鳴放代表最高敬意的二十一響禮炮!然而,卻引起了英軍不滿,認為怡和洋行只是商行無權鳴放禮炮。為表歉意怡和洋行便於每日中午十二時鳴放禮炮報時,以作自我懲罰。

看完了午炮後我們依著地圖來到了鵝頸橋,一條就像新生北路轉忠孝路那般暗暗的橋下,詭異的氣氛再加上往返不斷的車潮人潮與儀式共同進行著。說真的,香港的地圖把香港的街道畫的很大耶!可是明明一下就走到了...(我想也許是因為香港很適合自助旅行,所以地圖上特別標示觀光客熱愛景點:香港島北部、九龍半島南端還有大嶼山。)抵達香港的這4天,街上倒是遇見不少觀光客和我們拿著一樣的地圖在每個十字路口對著大樓左轉右轉找方向的。
 
「打小人」在沒有陽光的橋下點著蠟燭進行著,有一群馬來西亞的僑生特地採訪拜神婆打小人的過程,我輕輕的靠過去看了看說「can i take a picture with your tiger?」
『Yes~』『where are you come from?』「Taiwan!」
說真的,除了陰暗的打小人讓人覺得不舒服之外,那種回答自己來自台灣的感覺,真好。

真好,你一定懂,我們來自台灣。

不過下次要是有人想去香港,打小人這件事情可以去試試看喔!(點我,打小人可參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aybubu102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